Wilhelm Lanzky-Otto 是現代瑞典圓號演奏學派之父,可以說是對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圓號演奏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他啟發了所謂的“蘭斯基學派”號角演奏,以演奏者和老師的身份影響了其他人。 事實上,當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許多著名的圓號演奏者要么是“蘭斯基學派”風格的學生,要么受其影響。
威廉 1909 年出生於哥本哈根,五歲時開始深入學習鋼琴音樂,先是跟隨母親,然後在鋼琴學校學習。 後來他的研究包括小提琴、中提琴、音樂理論、指揮和管風琴。 他一生中多次舉辦音樂會並教授鋼琴。 1928 年,他獲得了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免費學位。 同年,他獲得了學位。
除了許多其他活動外,威廉還成功地學會了演奏圓號,僅僅一年後,他就被聘為丹麥領先的歌劇管弦樂團皇家管弦樂團的助理首席。 他仍然繼續在音樂學院學習,1930 年獲得鋼琴文憑,1931 年獲得管風琴文憑。威廉拿起號角,這樣,如果他沒有成功成為專業鋼琴家,他將有一個管弦樂器可以依靠. 他本可以繼續演奏小提琴,但此時小提琴手多於需求,號角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他跟隨 Hans Sörensen 學習到 1929 年。從音樂學院畢業後,他成為 Tivoli 音樂廳管弦樂團的首席圓號。 Tivoli 和皇家管弦樂團的樂季都是夏季四個月,這讓他可以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裡學習。
在這些年裡,威廉幫助創立了 Blaserkvintetten af 1932(1932 管風五重奏),這激發了丹麥作曲家增加管風五重奏曲目的靈感。
從 1936 年到 45 年,他是丹麥國家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號角,經常以鋼琴和/或號角獨奏者的身份出現。 1944 年,他的老師漢斯·索倫森 (Hans Sörensen) 去世。 威廉接任皇家管弦樂團首席圓號和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圓號教授的職位。 之後他在冰島雷克雅未克的音樂學院擔任鋼琴教師,並與冰島交響樂團合作擔任首席圓號。 他還指揮樂隊並以鋼琴家、號角演奏者或伴奏的身份進行巡迴演出,並與當時許多偉大的音樂家合作,因為他們在往返美國的途中在冰島停留。 威廉後來經常提到“冰島的快樂歲月”。
威廉受邀在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任職。 旅行很貴,所以用“漆”錄音和照片代替試鏡。 他還成為哥德堡管弦學校的圓號和鋼琴老師。 在進行了個人巡演和廣播之後(部分是為了讓自己在斯德哥爾摩廣為人知),他於 1956 年獲得了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的首席圓號職位,然後申請並獲得了皇家音樂學院圓號教師的職位。斯德哥爾摩。 後來他幫助建立了斯德哥爾摩管風五重奏和一個銅管樂隊,Musica Nova。
瑞典的號角演奏水平很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威廉的影響。 他的風格是古典丹麥號角傳統的延續,它本身就是法國、奧地利和德國傳統的延續。 著名的學生包括他的兒子 Ib(他還是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的首席圓號,並且是 IHS 名譽會員)、Frøydis Ree Wekre、Rolf Bengtsson 和 Sören Hermansson。 由於他接受過廣泛的音樂和通識教育,Wilhelm 以其詮釋技巧而聞名。 他有一種天賦,可以從特定學生的限制和需求出發,宣揚特定的演奏風格,同時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解釋作品。
威廉還提倡樂團中首席和副首席號角之間的平等,以至於人們永遠不知道誰在演奏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的哪個號角部分。 這樣,副手就不會對大型獨奏產生恐懼,校長可以自由地進行獨奏和其他活動,而不受管弦樂隊的影響。 另一方面,他認為該部分應該毫無疑問地遵循主號角的風格。
菲利普·法卡斯在他的書中 40 位 Virtuoso 圓號演奏者的口音攝影研究, 將 Wilhelm 描述為“非常大、圓潤的鈴聲、出色的高音域、出色的中音域、出色的低音域、出色的連音和連線、適中的語速、出色的響亮動態和出色的柔和動態。”
1967 年,威廉“退休”成為愛樂樂團的第四號角,並於 1974 年從樂團退休。他於 1978 年成為 IHS 名譽會員,並於 1991 年去世。他兒子 Ib 的一篇關於威廉的較長文章出現在 2005 年 XNUMX 月問題在於 The Horn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