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brey Harold Brain 是 AE Brain, Senior 的兒子,Alfred Brain, Junior 的兄弟,以及 Dennis Brain 的父親——都是傑出的號角演奏者。 另一位兄弟亞瑟也吹號角,但放棄音樂成為一名警察。
奧布里的第一個樂器是小提琴,但他很快就改用圓號了。 他跟隨父親學習圓號,跟隨阿德拉·薩特克利夫和尤金·米厄學習小提琴,1911年進入皇家音樂學院跟隨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博斯多夫學習圓號。 大學期間,他在北倫敦管弦樂團演奏,1911 年被任命為新交響樂團的首席圓號。1912 年,他在亞瑟·尼基什 (Arthur Nikish) 的帶領下參加了倫敦交響樂團的美國巡演; 由於與考文特花園的合同,他的父親無法參加巡演。 巡演歸來後,奧布里和他的父親和兄弟一起參加了一場紀念音樂會。 泰坦尼克號.
1913 年,奧布里成為托馬斯·比徹姆爵士的歌劇公司管弦樂隊的首席圓號。正是在與這家公司的巡演中,他遇到了瑪麗恩·比利,一位女低音,愛德華·埃爾加爵士為他寫下了“萬歲,不朽的工業!” 在他的歌劇中 印度之冠. 他們於 1914 年結婚。
奧布里早期的職業生涯受到他的哥哥阿爾弗雷德和他的老師博斯多夫的成功的影響,阿爾弗雷德在他 1922 年前往美國之前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直到博斯多夫因反德情緒而被迫辭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奧布里和阿爾弗雷德都在 1914 年加入了武裝部隊。 與阿爾弗雷德不同的是,奧布里沒有看到任何行動,而是在威爾士衛隊樂隊中演奏號角直到 1920 年。
奧布里於 1922 年被任命為皇家愛樂協會的第一任圓號成員,並於 1923 年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聯合首席(與托馬斯·巴斯比)。他於 1923 年接替他的老師博斯多夫擔任皇家音樂學院的圓號教授(博斯多夫曾任教於學院和學院),他的兒子丹尼斯是他的學生之一。 他的另一個兒子倫納德是雙簧管演奏家。
在他的教學中,奧布里遵循了奧斯卡弗朗茨的論文 格羅斯理論-實踐瓦爾德霍恩學校 (1880)。 他在課程中展示了技巧、樂句、協奏曲等。 他的呼吸控制堪稱傳奇。 他努力保留“英國”號角演奏風格,更喜歡法國圓號較輕的聲音而不是越來越受歡迎的“德國”聲音。 他演奏了由 Labbaye c. 製作的 Raoux 手號。 1865 年,添加了英國製造的閥門。 他永遠不會允許在 BBC 交響樂團中使用大口徑德國圓號,即使比徹姆堅持為倫敦愛樂樂團使用德國圓號(並自己支付費用)。 Aubrey 擁有完美的音高和幾乎無懈可擊的準確度,因此他在其他人遇到困難的窄口徑樂器上取得了成功。
奧布里在 1927 年成立時加入了 BBC 無線交響樂團,並在 1930 年首次亮相時成為 BBC 交響樂團的首席圓號; 他一直在 BBC 工作,直到 1943 年因病過早退休。
埃塞爾·史密斯爵士 (Dame Ethel Smyth) 以奧布里·布雷恩 (Aubrey Brain) 為中心,為小提琴、圓號和管弦樂隊創作了協奏曲。 1927 年,他和 Jelly d'Arányi 在亨利·伍德爵士的帶領下首演了這部作品,並在柏林與瑪喬麗·海沃德 (Marjorie Hayward) 一起演奏。 York Bowen 將他的圓號奏鳴曲獻給了 Aubrey。 奧布里經常是獨奏者,並錄製了許多唱片; 他錄製的莫扎特 K417 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圓號協奏曲。 他有幾次為兒子演奏第二號角。
在他去世後,奧布里大腦紀念信託基金成立,以促進風學獎學金。 1956 年,丹尼斯腦風樂團在成立十週年之際舉辦了一場紀念音樂會,為該信託籌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