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霍納開創了一種獨特的美式圓號演奏風格,他的影響至今仍在我們身邊。 他因在美國引入了雙號角並引入了輔助第一號角的使用而受到讚譽。 引用他的話說,“上帝造就了一些人的號角球員;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霍納於 1877 年出生於奧地利; 1885 年,他與家人移民到美國,並在費城定居。 他的父親是一名小提琴家,霍納從 8 歲到 13 歲跟隨他學習小提琴。1890 年父親去世後,全家返回奧地利。 1891年,他以小提琴學生的身份進入萊比錫音樂學院。 在他的叔叔約瑟夫·塞姆勒(Josef Semmler)的堅持下,他是一名號角演奏家和音樂老師,他將號角作為他的第二件樂器,跟隨弗里德里希·岡珀特(Friedrich Gumpert)學習。 一年後,他將號角作為主要樂器。
霍納於 1894 年畢業後返回費城,並在核桃街劇院和其他各種工作中工作。 1899 年,維克多·赫伯特任命他為匹茲堡管弦樂團的第一號角。 1900 年夏季,他隨匹茲堡參加歐洲巡演,並於 1901 年擔任蘇薩樂隊的第一號角。 1901 年,他的兄弟約瑟夫(Joseph,1882-1944)加入了他的行列,他在上一季擔任新費城管弦樂團的第二號角。
霍納於 1902 年為費城管弦樂團試鏡,並被弗里茨·謝爾任命為第一號角。 他的兄弟再次加入了他的行列,直到 1938 年他退休為止,他一直是第二號角。霍納多次以獨奏者的身份出現在樂團中; 他最後一次獨奏是在 1928 年的莫扎特小交響樂團中。 在費城管弦樂團任職期間,他還與許多其他室內樂團和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包括伯利恆巴赫音樂節和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的首場系列音樂會。 霍納在 1929-30 賽季分擔了第一號角的職責,隨後的賽季轉為第三號角,直到 1946 年他退休。
從 1924 年到 1942 年,霍納一直在柯蒂斯音樂學院任教,他的學生(詹姆斯·錢伯斯、馬克·費舍爾、梅森·瓊斯、亞瑟和哈里·貝爾夫等)曾在世界各地的管弦樂隊中演出。 第一年,教師在學校管弦樂隊中演奏主要部分,因此學生們聽到並觀看了他們的老師。 霍納讓他的學生站在課堂上幫助呼吸。 他會唱歌而不是演奏來展示,為晚間音樂會節省了他的口音。
還在匹茲堡交響樂團時,霍納看到 Kruspe 雙號角的廣告並訂購了一個,開始了與 Kruspe 的長期聯繫。 這第一件樂器是 Gumpert 雙人模型(由弗里德里希的侄子 Edmund Gumpert 設計)。 從 1902 年開始,霍納按照他的規格(霍納模型)製造了號角,他進口並銷售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種設計被其他幾家製造商複製,最著名的是 Conn 8D。
霍納的主要出版物(今天仍然可用)是 圓號的初級研究.
Horner 是 IHS 的創始成員,並於 1971 年當選為名譽成員。 1972 年 XNUMX 月的一期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致敬文章。 The Horn Call 以及他的一名學生在 1990 年 XNUMX 月號上的回憶。
照片由費城管弦樂團協會檔案館和約翰柯林斯提供